
10月15日,记者马德兴在《东方体育报》发表文章,以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入籍失败事件来表达自己对入籍的态度。马德兴在文章中表示:一支几乎完全归化的荷兰队将代表印尼出战。如果这些球队晋级的话,真的会对印尼足球的发展有帮助吗?近期,印尼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今年以来,包括U20青年国家队在内的印尼各级青年队均未能晋级U20亚洲杯小组赛。国家23岁以下足球队也在23岁以下亚洲杯预选赛中失利。 U-17青年队有幸首次进入四分之一决赛,与阿富汗和也门同组。整个青年队并不是亚洲最好的球队之一。如果这样的球队能够参加成年世界杯,那真的是这样吗?亚足联和国际足联想要什么?正因如此,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才明目张胆地说:“足球界你无法超车!” “足球没有捷径!”当印尼队无法依靠归化方式时,马来西亚队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归化。结果入籍过程的“技术和程序管理”出现严重问题,国际足联认为违规,马来西亚足协受到严厉处罚,涉事球员也被停赛。当然,马来西亚足协正在对这一决定提出上诉,因此最终结果还有待观察。但如果马来西亚队从亚洲杯预选赛小组赛出线,会发生什么呢?我知道他们马来西亚的青少年组没能获得亚运会决赛的资格。马来西亚国家23岁以下足球队也在S组预选赛中被淘汰东南亚23岁以下锦标赛。国家队通过归化获得了出场权,但是这样的状态还能持续多久呢?因此,马来西亚人的入籍也被认为是入籍失败的一个例子。无论是在印度尼西亚还是在马来西亚,归化都被认为是强制性的,许多人认为归化是中国足球在不久的将来获得世界杯参赛资格的最佳解决方案。然而,到了2022年,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归化对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会有什么影响呢?这也是笔者从一开始就极力反对“归化”(血统归化另当别论)的原因,甚至认为归化是中国足球“急功近利”的又一具体体现。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球队的归化政策失败后,中国球迷还坚持所谓的“归化”吗?
特别提示:上述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账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发布,仅供参考。自动化存储服务。